来源:中国收藏投资网   文章作者:佚名


  吕佩尔兹等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对看似传统的具象绘画的回归,不是一种倒退,不一定意味着完全恢复古典大师的全套绘画。现代人的处境,需要用现代主义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广泛吸收了多种风格,包括前卫艺术的部分特质,用新的方式来激活架上绘画,所以才会看起来显得前卫。这一绘画流派的兴起再次证明了即使形式的语言已经走向极限,架上绘画在其内容以及精神范畴中上仍然具有可以延伸的空间,比如反思德国在战争中的角色、战后德国如何融入世界等议题都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常用母题。

  理解艺术,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线索

  艺术总是存在着无法解释的部分,而该部分只能让观赏者直接去感受它,就好像聆听音乐一样。如果人们试着用语言来探究艺术的核心部分,很快就会遇到限制而显得词穷。

  即便在专家学者眼中,如何欣赏吕佩尔兹的作品,其实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观众站在他的作品前,与作品的对话交流已经展开了。

  “我的创作就在于被人看到,而不仅仅是画给自己看。”吕佩尔兹直言,只有当一幅画被很多人看到过、感受过,它才能成为一幅好的作品留存下来。只有当观众对你的画有了理解、有了思考,你的画才能产生价值。”这正是为什么他尤为重视展览这一形式。在此次展览中,除了跨越艺术家数十年创作历程的75件架上绘画和13件雕塑作品之外,展览本身也是吕佩尔兹送给上海观众的特别礼物———布展期间,他花了3天时间在展厅忙活,对作品展陈位置等细节亲自把关。比如,他特别把画框距地面的距离调得低一些,予人俯视的观感,据说这样便于思考。

  “面对吕佩尔兹的作品,厌恶、皱眉,或是欣喜、惊叹,都是观众审美表达的自由,没法用某种特定的模式去归纳甚至限制观众思考的可能性。”研究方向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博士张浩告诉记者,理解吕佩尔兹,他能够提供给观众的仅仅是两条线索。

  第一,吕佩尔兹认为“艺术家的作品永远处于与其他艺术家作品的关系当中”。这意味着需要一定的艺术史基础方可解码其作品背后隐藏的与其他艺术家或深或浅的关系。比如,吕佩尔兹创作过多幅题名为 《普桑》 或《普桑之后》 的作品,这似乎直接指涉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派尼古拉·普桑的作品。又如,他的一幅题为 《处决》 的作品,其主题与构图让人很容易联想起弗朗西斯科·德·戈雅、爱德华·马奈以及毕加索同样表现战争的作品。由此可见,吕佩尔兹的确深谙古典大师以及诸多现代派艺术。

  第二,吕佩尔兹曾说,如果非要用一种“主义”来定义他的风格,也许用“碎片主义”还算比较贴切。在他的作品里,元素、主题、色彩、材料等都可以被视为理解碎片的切入角度,同一作品中的不同具象图像彼此之间似乎缺乏明显的关联,就像将各种碎片拼贴而成似的。与此同时,碎片不仅仅彼此被吕佩尔兹割裂地运用,而是承载着诸多象征寓意,与历史、神话、宗教关系紧密,碎片与碎片之间已构成一定的意义空间。

  “艺术往往无法被描述,这就是最真实的情形。一旦人们开始进入作品的细部探讨时,就会错失其全貌。”两位德国艺评家塞兰特和基特尔早就在一本名为 《看懂了超简单有趣的现代艺术指南》 的书中提醒观众。他们认为艺术的谈论总是似是而非,人们尝试用语言掌握艺术作品,而艺术最重要的特质却是无法用语言的概念阐明的;艺术总是存在着无法解释的部分,而该部分只能让观赏者直接去感受它,就好像聆听音乐一样。如果人们试着用语言来探究艺术的核心部分,很快就会遇到限制而显得词穷。

  或许,读懂吕佩尔兹,最好的办法就是亲临展厅,直面作品。虽然无法清晰地辨明这些画画的是什么,你却很难不被画面中积蓄的力量、展厅里涌动的情绪所震撼。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不要落入书画伪作的圈套
·下一篇文章:季涛:人民币贬值与加征关税对艺术品收藏的影响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